2025/8/10 11:01:05
芜湖干粉砂浆的硬化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,主要依赖于水泥基材料的水化反应以及添加剂的作用。以下是其硬化过程的详细解析:
1. 水化反应启动
干粉砂浆加水搅拌后,水泥颗粒迅速与水接触,触发水化反应。水泥中的硅酸三钙(C3S)和硅酸二钙(C2S)与水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(C-S-H凝胶)和氢氧化钙(Ca(OH)₂)。C-S-H凝胶是砂浆强度的来源,初期形成网状结构,包裹骨料并填充空隙。同时,铝酸三钙(C3A)与石膏反应生成钙矾石(AFt),进一步促进早期强度发展。
2. 凝结阶段
随着水化反应进行,砂浆进入凝结期,分为初凝和终凝:
- 初凝:浆体逐渐失去流动性,约在1-2小时内完成。此时砂浆仍可轻微调整,但塑性开始下降。
- 终凝:浆体完全失去可塑性,通常在4-6小时内完成,形成初步结构强度。
3. 硬化与强度增长
终凝后进入长期硬化阶段,水化反应持续数周甚至数月。C-S-H凝胶不断增多,孔隙率降低,密实度提高。28天左右可达设计强度的90%以上。此阶段中,骨料(如石英砂)起骨架支撑作用,而添加剂(如纤维素醚)通过保水、缓凝等机制优化微观结构。
4. 影响因素
- 材料配比:水泥含量高则水化快,强度高;砂的级配影响密实度。
- 环境条件:芜湖气候湿润,高温季节需防止水分蒸发过快导致开裂,冬季低温可能延缓水化,需采取保温措施。
- 添加剂调控:速凝剂可缩短凝结时间,减水剂改善流动性,聚合物改性剂(如可再分散乳胶粉)则增强粘结性和柔韧性。
5. 养护重要性
硬化后期需适当养护,保持表面湿润以支持持续水化。养护不足易导致表面粉化或收缩裂缝,影响耐久性。
总之,芜湖干粉砂浆的硬化是水化反应主导的多阶段过程,通过科学配比与环境控制,可确保其终力学性能和工程适用性。